教学教研
名师工作室
【简报第474期】潘英喜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阅读次数:[]次
实践,经验,模式——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一堂好课,如何不与前人重复,推陈出新?如何从课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求一节课的深度与高度?心怀理念,历经打磨,张俊老师的公开课《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如行云流水,获得了参加活动老师们的高度认可。这是2019年12月6日在晒湖中学同课异构研究活动现场出现的场面,这也是武昌区潘英喜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深入课堂开展研究活动,展现出的化学教学风采。
  当张俊老师穿着一身西装亮相,结合前日拍摄剪辑的学生实验的小视频、课前学习,一出场便牢牢的抓住了学生的眼球。通过“如何区分一瓶二氧化碳与一瓶一氧化碳”这条线索,分析对比,快速得出了二氧化碳的一系列的性质。当将水注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时,探究进入了高潮。根据张俊老师对课本上的实验解读,孩子们回忆前日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一点点的领悟两因素、三实验、三现象、三结果的控制变量法。当张俊老师提出,“一张滤纸,一瓶二氧化碳”进行探究实验,这一触手可及,却又非常有挑战性的问题,立刻激发起孩子们讨论的积极性。经过激烈的争论,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最后,依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的思想,张俊老师请学生上台,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并将性质与用途连线;再依据用途,补充了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
  张俊老师的课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潘喜英老师为张俊老师评课,并以自己的研究的经历,和在座的青年教师们分享如何深入开展化学研究。

  潘喜英老师首先从教学无止境的角度,高度评价了张俊老师的这节课。在这节课之前,有许许多多的老师已经上过这节课的公开课。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为教学理念的不同,所以教学不是有天花板的,是可以不断突破的。在准备这节课时,南湖中学的老师们从不重复,最重要的,目前做的最不好的三个角度去进行分析,应该如何设计。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互相撞击,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最终化为张俊老师的教学活动呈现,化为一个个“资源包”。如何让一节课的成功扩展为一系列课程的成功?潘老师提出,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要上升到研究的高度!研究可以从小问题开始,但是一定要有一个逐步的,有计划的长远的安排。以《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绿色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为例,潘老师与年轻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研究的经历,帮助年轻教师们把研究做的更加深入。
  潘老师从课前学习(Learning before class),课堂学习(Classroom learning),课后学习(Learning after class),这三个关键词中提炼出了BCA教学模式。这一研究过程完整体现了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出教学模式,研究不断深入,从实践走向理论。这一理论使得学生的时空改变,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前,课后,让教学走向生活;这一理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教学中的预习、复习的优秀因素,并赋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手段。让预习从阅读课本到预习丰富的资源,在课前完成各种实验,也就是翻转课堂,;复习也从写作业、改错到拓展性学习,实现了质的飞跃。同时,不同的人,对于教育理念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同一模式,不同的价值,有了不同的课堂,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最后,潘老师对在座的年青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年轻教师在BCA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积极参与下一个五年计划研究,将这一课题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细化,更加丰满,让教学在研究中奋飞。
 
(撰稿:武汉市南湖中学   杨健)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