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名师工作室
武汉东亭学校田鹰-《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阅读次数:[]次
一、教学内容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所属章节第十章浮力》。
3教学时间40 分钟
二、 教材分析
《浮力》是是以前力学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它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的知识,是对前面的密度、力、力的平衡、压强等知识的深化。本节复习课主要是在中考物理的第一轮复习课中来复习《浮力》章节的概念和基础知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章节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计算和力学的综合分析,同时这节的实验较多。学生对于漂浮、悬浮、上浮、下沉区分不行,这几个物理术语怎么理解在力学中又有着什么重要意义 这些学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还需要通过对系统的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然而学生在之前学习中的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动力学知识的掌握并不扎实的,由于是复习之前也遗忘较多,故对于本章节的复习无形增加了难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 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能够利用浮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回顾该章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复习,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运用浮力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重难点的突破方法:教学通过六个实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一个实验阐述一个相关的浮力知识,引起学生的知识回忆,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教法  
本节课以六个实验为主,从教师设置疑问开始,学生提出猜想假设,进行实验论证,挖掘实验中的浮力知识,最后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浮力现象。让学生在自主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知识,培养观察、实验能力。主要的教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  
七、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手中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告诉同学们今天的这节课是一场由矿泉水瓶主演的一场浮力表演,紧接着让同学们观察第一个实验。
(二)实验一:回顾浮力的基本概念
在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矿泉水瓶中放有几个泡沫小球,最开始教师手中的瓶子直立,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分析泡沫小球的状态,以及造成小球漂浮的原因。然后老师将手中的水瓶分别斜放、侧放、倒立,让同学们观察小球的状态,分析并画出在三次放置水瓶时,小球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设计意图:借助这个实验回顾浮力的基本概念。
(三)实验二:回顾浮力产生的原因
将一个矿泉水瓶去底,保留瓶口的上半部分,取下瓶盖,将其倒立后放入一个乒乓球,设置疑问:“注入水后乒乓球会不会浮起来呢?”学生提出猜想。然后缓缓地向瓶中注水,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乒乓球没有上浮。再次提问:“如果此时盖上瓶盖会出现什么现象呢?”盖上瓶盖,发现小球上浮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乒乓球前后的不同状态找到浮力产生的原因。
实验三和实验四:回顾浮力的影响因素
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和一个装满红色液体的大烧杯,请同学上来将空矿泉水瓶慢慢的压入到水中,操作者感受向下按压的力的变化,下面的同学观察烧杯中的液体溢出的状况,结合两者分析浮力大小的变化,以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再取一个去顶的矿泉水瓶使其下半部分变成一个容器,放入一个新鲜鸡蛋,设置疑问:“注入水后鸡蛋会不会浮起来呢?”学生提出猜想,请实验小助手向瓶中加入水后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发现鸡蛋没有浮起,再次提问:“如何能让鸡蛋浮起来呢?”学生很自然的发现桌上的盐可以改变液体的密度,实验助手向烧杯中加入盐并搅拌,最后发现鸡蛋上浮了。分析实验前后变化,发现鸡蛋的浮力改变是因为液体密度的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巩固了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知识。
实验五:回顾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是浮力知识的核心内容,本实验将一个矿泉水瓶一分为二分别制作成为了溢水杯和一个小桶,在搭配上一个弹簧测力计和待测物体就组成了阿基米德实验探究的器材,请一位同学利用这套简易器材重现阿基米德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在这个重现过程中发现实验操作的问题,回顾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结论,结合中考的常考题型分析解答。
实验六:回顾浮力的应用
在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实验中,为学生们准备的一个沉浮子玩具。沉浮子是利用一个矿泉水瓶和一节吸管、一个回形针制作而成的。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沉浮子玩具,学生们通过挤压瓶体,会看到原本漂浮的沉浮子在水中上浮和下沉的过程。如果挤压力度合适,沉浮子甚至会悬浮在水中。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会观察到物体沉浮的四个状态,在引导学生回忆四个沉浮状态的条件,为接下来分析沉浮子的工作原理最准备。学生们分析沉浮子的原理时会出现一定的困难,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拆卸沉浮子玩具来进一步的探究。经过分析和探究发现沉浮子的沉浮原理和潜水艇的原理是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沉浮子原理的探究回顾物体的沉浮条件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的。
总结评价
第一环节:教师对今天学生上课的表现进行客观正确地评价,表扬学生的闪光点;  
第二环节: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谈对本节课的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课后巩固
    复习课的作业布置不能简单的一些相关的中考试题就完了,尤其是第一轮复习中我们的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巩固课本,所以复习课的作业应该以书本中的相应练习和书本的实验、图片的改变题为主,同时结合本节课的实验来进行习题的改编,达到实验利用的最佳效果。
 
八、板书设计

九、设计理念  
复习课一直都是教学课程中的难题,复习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只是罗列知识点,用题海战术去强化练习,这样的课堂低效无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被大大打消,所以如何能在复习课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参与到学习中,达到课堂的高效是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本节复习课通过6个主题实验来贯穿整个复习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实验现象和问题,这节课用到的主要实验器材都是来自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矿泉水瓶、鸡蛋、盐、乒乓球、饮料吸管、回形针等等。六个实验设计分别展示浮力知识的五大板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难度逐渐攀升,针对每个实验挖掘实验现象,设计拓展问题,使学生系统、牢固地、灵活的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十、教学反思
本节的所复习的知识点是力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中考考场上都会望而生畏的知识点,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浮力的复习课往往都很难上,单纯的回顾知识点、解题会让学生更厌烦上课。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设置了六个浮力的小实验贯穿课程的始终。实验一直是物理学科的灵魂,它既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呈现物理问题。很多老师有一种惯性思维,觉得实验应该是在新课教学中使用的,是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规律的工具。但是我认为实验的探究性不仅仅可以帮助寻找物理规律,同时也能引导我们应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复习课上实验依旧是我们物理教学的有力帮手。本节课的六个小实验都不复杂、也谈不上什么创新,就其制作而言,采用的更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但正是这样一些简单、便捷的实验,在恰当的组合、使用中达到了利用实验复习知识点的目的,也对同学们关注生活中的物理起到很好的引导效果。
 
 
作者简介:
田鹰  武汉市东亭学校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最美女教师获得者
      武汉市物理说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武昌区第五届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成员
相关资料下载:  双击下载